木材是較古老的,卻又成為現今較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運用范圍涵蓋了室內裝飾、室外景觀以及由純木制成的木結構等。與其他材料相比,木材屬于可再生資源,易于加工,強度高。然而木材又是對環境較敏感的材料,只有在設計使用得當、加工合理的情況下,其耐久性才能得到很好的保證。
建筑木材的耐久性與下列諸多因素有關,包括:木材的類型、木材的質量、結構設計、使用的部位、微氣候類型、加工方法、表面保護材料及維護。
木材的類型豐富多樣,不同類型的木材具有不同的比重、不同的強度和顏色,其可加工性能也不一樣,有些木材還含有特殊的成份(樹脂等)。
木材的質量是其耐久性的關鍵性因素。影響其質量的還有:木材的均一性、缺陷的多少、尺寸、芯材與邊材及木材的干燥程度。高質量的木材其價格一般較高。
較好的木材保護是結構保護。 構造設計是關鍵,接頭的連接、結構防水、圓角處理等細節處理得好,可以延長木材的壽命。
木材的加工方法既影響木材的結構設計,也影響木材保護涂料的施工。這一點在整個木材保護設計中需要重點考慮。
在滿足結構承載的同時,必須考慮科學的木材表面保護。
木材保護涂料初始只是對木材的物理保護和滿足木材裝飾的要求?,F今的木材保護涂料在滿足設計上對木材顏色的需求的同時還須兼有化學保護的功能——能夠防止木材的霉變和蟲蛀。且木材保護涂料還具有兩個重要的功能是其它措施不可替代的,即防紫外線和防水防變形。
盡管合適的木材保護涂料可以延長木材的壽命,但木材本身仍需要不斷的維護和保養。這樣不只可以使木材保持原有的自然美,還能讓木材的原結構不受到損壞。
近五年來,除了門窗型材大量采用木材外,我國景觀設計、民用住宅及外墻裝飾中大量使用木材。這些木材在工業及民用建筑、景觀中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但是,由于在木材設計、施工、保護涂料、使用維護等方面未能考慮到木材的自身特點,很多時候使點睛之筆變成了敗筆。